克什克腾旗:五个万级产业基地正崛起
盛夏季节,骄阳似火。置身于土城子镇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,夏季的热烈正与产业的蓬勃交织成一幅壮丽画卷,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的玉米挺拔成林,中草药种植园里绿意盎然,现代化养殖场内牛群膘肥体壮,设施农业大棚的蔬果缀满枝头……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优美、民生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。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。今年以来,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紧扣五个“万级产业基地”和“农商融合发展示范镇”发展目标,以产业发展为核心,立足资源优势,深化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五个主导产业及商道小镇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万亩制种良田:良种繁育的丰收诗篇
今年以来,土城子镇立足玉米制种经验成熟、产销顺畅、效益较高等优势,高标准建设“万亩玉米、小麦良种繁育基地”。在大川地区,万亩玉米制种产业带已初具规模,年内全镇玉米制种面积将稳定在1万亩,并不断完善产销加工一体化链条。总投资3000万元的天宝同玉米制种烘干厂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9月投入运营,每年烘干加工玉米种子10000吨,每年可为市场提供450万公斤优质玉米杂交种子,可满足130万亩粮食生产的供种需求,年营业收入可达600万元,同时带动项目区1600余户农民增收,户均年增收4500元。目前烘干厂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。今年,土城子镇还积极申请落实全旗“看禾选种”基地项目,经过严格筛选,对比种植,从30个品种中选取高产、优质、抗逆性强等特点的玉米品种,帮农户实现“看得见、选得准”;在漫甸地区,五星村发挥50余年悠久良种基地历史优势,以旗农牧局优质小麦种子扩繁示范项目为试点,打造千亩小麦种子繁育示范基地,辐射带动漫甸地区规划建设万亩优质小麦良种基地,力争2026年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。今年全镇落实小麦“一喷三防”项目20000亩,有效控制病虫害,降低倒伏风险,提高小麦的容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。通过良种扩繁和标准化种植,伴随免耕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,小麦亩产将提升10%,目前土城子镇正积极申报"高寒麦种"地理标志,建设种子加工中心,推动"小种子"走向大市场。

中草药产业:道地药材铺就致富路
苍术低语,黄芪摇曳,防风在阳光下轻吟……万亩中草药基地里,仿野生药材与自然共生共荣。土城子镇以“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”,引导村级入股中草药扶贫产业园,并以租赁土地和集中管理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联动机制,实现“基地+支部+农户”的良性发展模式,2024年土城子村集体收益“分红”353000元,中草药种植为集体经济增收开出了新“良”方。土城子镇现建有中草药育苗基地和药材初选厂,药材初选厂可就地初选药材6000吨,将直接带动当地收入300万元,提供160个就业岗位。目前,苍术、黄芪、防风等仿野生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,今年土城子镇申请了中草药土壤微肥活化剂试验地块项目,构建起从育苗、种植到初选加工的全闭合产业链。土城子村中草药初选加工厂负责人介绍,通过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,药材附加值提升50%,带动120户农户人均增收6000元。
肉牛养殖:规模化育肥激活畜牧经济
以哈巴其拉、铁营子、土城子、五台山村为核心,土城子镇构建“万头牛育肥产业基地”,创新“园区+散户”“项目+自筹”“繁育+育肥”的“3+”养殖机制,坚持引导群众走“少养精养优养 舍饲圈养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哈巴其拉村犇犇肉牛养殖小区II期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年内将竣工运营,新吸纳规模养殖户9户。铁营子和土城子村养殖户新建标准化养殖棚圈6处,五台山村黄牛改良实训基地正在稳步扩建中。今年全镇落实秸秆综合利用项目,扶持全镇规模化家庭农牧场及合作社,建立秸秆储存库7处、青储窖4处,配置固定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、撒料车和秸秆打包机等。为改善肉牛品种,土城子镇对2501头符合条件牛进行人工授精改良,积极申请进口胚胎移植,黄牛冷配1216头,大大改善了肉牛的品种。通过政策资金倾斜和项目支持,养殖户专业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。土城子镇计划未来5年新增养殖规模10000头,让“牛经济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设施农业: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转型
设施农业项目是土城子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围绕“高效、绿色、特色”方向,今年全镇规划新建了一批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。目前,总投资700万元的十里铺村双层拱形冷棚建设项目即将于8月份开工建设;总投资300万元的五分地村冷棚建设项目以及总投资125万元的天保同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蔬菜大棚项目有序推进,这些项目将于今年9月全部建成投产。同时,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,土城子镇新建太平村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基地1200亩,试验种植辣椒、圆白菜等露地蔬菜。通过“设施农业+科技服务+市场对接”模式,部分蔬菜品种已成功对接京津冀、山东、安徽等市场,形成产销一体化链条。未来,土城子镇将紧抓十五五项目规划窗口期,在种植品种突破、设施提档升级、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不断着力,规划建设蔬菜育苗基地、保鲜库、烘干厂等项目,实现蔬菜种植、储存、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模式,届时,土城子镇设施农业将形成“多点开花、连片发展”的新格局。
特色果园:庭院经济绘就农旅新景
土城子镇因地制宜打造万亩果园基地,聚焦农户房前屋后空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,积极协调旗农牧局、旗林业和草原局争取庭院经济和山杏嫁接扁杏项目,激活山杏资源潜力,发挥杏林防风固沙、保持水土的生态价值,把荒山荒沟变成“绿水青山”、把农户空地闲院铸成“金山银山”,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长效共赢。总投资492万元的大扁杏嫁接项目共8000亩,目前正在建设中,采用经过沙藏的扁杏“围选一号”种条进行嫁接,嫁接后3-5年进入初果期,平均每亩地增产150斤杏核,每亩增收约300元。总投资79.816万元的“庭院经济”项目中,鸡心果树栽植项目已于今年4月底完工。“以前是荒院子,现在成了‘聚宝盆’,采摘季一天收入150元!”一位五星村当地村民笑着分享。未来,土城子镇计划打造现代乡村农业综合体,通过“政府引导+农户参与+市场化运作”,特色果园与采摘体验、休闲观光深度融合,推动庭院经济向产业链延伸,助力富民强村。
农旅商融合: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
土城子镇以五大产业为支撑,全力推进农旅商融合发展。凭借其自古以来的经济、交通优势和深厚的商道文化底蕴,规划打造“物流中转枢纽”,提供冷链仓储、货物分拨、车辆维修服务,并对接五大产业基地产品,开展“南货北运、北货南下”的集散业务。为提升全镇商业形象,吸引外资外企驻足,土城子镇持续优化服务环境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。通过争取财政一事一议资金,完成镇区亮化改造提升工程,极大地方便居民夜间出行,实施公共卫生厕所项目,改善地区卫生状况。正在实施的总投资700余万元的土城子镇越岭段(书声前后梁)和石门沟村通组路建设项目,以及将于9月份开工建设的十里铺至哈巴其拉8公里旅游公路,将提供四通八达的交通硬件。构建“后备箱经济”服务走廊,提供平价快餐与地域特色宴席,建设“司机之家”,设立特产快闪店,销售冷凉蔬果、咸菜疙瘩、中草药、鸡心果礼盒等“即停即购”商品。
产业兴则乡村兴。从良种繁育到农旅融合,土城子镇正以五大主导产业为笔,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未来,土城子镇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、强化科技赋能、深化利益联结,让产业之树在沃土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,让农民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,让乡村的“颜值”与“产值”同步提升。